
翻譯天文
向來做人做事算是蠻謹慎的我,只要遇到突發狀況就特別害怕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容易緊張的關係,很怕面對新的事物和陌生人,我一直在克服這問題,所以也不斷去嘗試處理各種情境,結果都有意外的收穫,這是我沒想到的事情。
從小總是習慣看別人的臉色,長大之後也是如此,這種感覺像是低別人一等,心裡感覺很不痛快。尤其有人說話大聲一點,或是別人心情不好時,我都能立即偵測到,而我下一個動作就是立馬閃人,不知道是太膽小,還是一種保護自己的防禦機制,正因為如此,始終無法開心的做自己而感到苦惱。
靈學解說
做人做事相當謹慎的人,通常不擅應對突如其來的狀況,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容易緊張,有些是因為焦慮不安,有些是習慣性的逃避退縮的關係。不過我們都可以試著嘗試跳出舒適圈,雖然過程中免不了會感到壓力,但有趣的是,有時候反而會因此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穫,這讓我們可以開始重新認識自己,也更加願意相信改變,因為有些事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樣的可怕。
而從小就習慣觀察別人的情緒,總是小心翼翼地看人臉色行事。長大後,這樣的習慣依然沒有改變,久而久之,心裡開始有種壓抑感,這樣的反應很難真正放鬆地活著,內心也因此常常感到煩悶與無力。
其實這不是天生膽小,是怕受傷的一種潛意識自我保護,這樣的矛盾感,其實很多人都有,這是為了生存、適應環境而發展出來的防禦機制。只是這個機制長大後,反而變成一種「束縛」,讓我們無法輕鬆自在地做自己。
從靈性的角度來看,這是敏感、細膩的人都會有的心情。因為一邊要避免衝突,另一邊又要維持和諧之間,一心只想保護自己,但又不想被傷害,還要在內心掙扎中清楚覺察自己的感受確實左右為難,不過能夠這麼具體地描述,代表對自己其實非常有覺察力,而這份覺察,就是改變的第一步。
如果有想要慢慢調整自己這樣的模式,有幾個可以試著思考的小練習:
辨識情緒和承擔情緒
能夠快速察覺別人的情緒是優點。但不一定要「扛起」那個氣氛。
試著告訴自己:「我有察覺,但那不是我的責任。」建立內在安全感
問問自己:「就算對方不高興,我是不是還是可以存在?」
這不是自私,而是學習把自己的感受放進考量裡。先處理感受,再處理行動
下次想「閃人」時,可以練習多停留幾秒。
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或心跳,讓自己慢慢培養穩定的能力
感言分享
【與靈體的初次對話──我終於遇見真正的自己】
很開心能夠在「心靈世紀」的指引下,完成我人生中第一篇靈文。一開始其實還搞不太清楚狀況,直到靜下來,把自己的手「借」給靈體時,我才真正發現,原來我離自己的靈體,其實這麼靠近。
認識老師是一年前一位朋友介紹的。她先看了心靈網站的文章後,跟我說:「妳一定要去看看」,但那時候的我,忙於生活中的雜事,根本無心深入。直到後來有機緣親自接觸到老師,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我的人生觀、價值觀,開始改變了。
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,真正感覺到有人願意靜下來聽我說話。在那之前,我就像鬼打牆一樣,不斷重複地表達、反覆地掙扎,卻沒有人能真正理解我的內心。而在這裡,我發現!我,是一個有價值的人。
透過一次次的諮詢與引導,我開始學會靜下來,看見自己。很多我從來沒想過的事,像是婚姻的本質、我對孩子的態度、我與他人的互動都有著不同的面向。我慢慢學會反思,而不是一味地責怪自己或他人。
其實,我以前是一個非常急躁的人。別人說什麼我就聽什麼,總是當那個「好好小姐」,沒有自己的意見,也不敢表達。因為我害怕衝突,害怕溝通,只要能避免爭吵,我寧願什麼都不說、什麼都接受。這樣的我,長期下來變得沒有自信,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,只能依賴外界的聲音來決定我該怎麼活。
直到那一次,我第一次與自己的靈體對話。我永遠記得那天晚上十一點,我靜下來,然後聽見她對我說的第一句話:「我真的好愛妳。」我當下哭到崩潰。
那不是一種表面的感動,而是一種很深很深、從靈魂深處傳來的聲音。像是另一個自己,那個長年以來被忽略、被壓抑的自己,終於用她的方式對我說:「我在這裡,我從來沒有離開過妳。」
從那天開始,我學會慢慢與自己對話。學會靜心、學會聆聽內在的聲音。
每一次與老師的諮詢都像是一場自我探索的旅程,讓我更清楚自己是誰,也慢慢重拾力量。
我開始學會說「不」,不再是那個什麼都順從的好好小姐。我開始為自己而活,開始選擇相信自己的感受與想法。原來,這就是找回自己。
謝謝靈體,也謝謝一路上的指引者。
我知道,這只是開始,但我已經在回家的路上。
相關文章連結
